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语文教研室开展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专题研讨

发布时间:2022-10-19   浏览次数:

 10月18日下午,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语文教研室召开了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专题研讨,针对语文课程教学整改各抒所见、集思广益。

李惠然老师首先强调了语文与思政元素融合、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针对语文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框架、渠道以及覆盖范围向大家提出合理化建议。《大学语文》课程负责人梁心玉老师结合课程内容发表见解,她说《大学语文》课程各位任课教师坚持在语文课堂这个独特岗位,通过一篇篇优美诗词、爱国篇章、进取和奉献的乐章、亲情和友情的呼唤,来启迪学生、教育学生,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性教育职能。

大家还就语文课程思政资源的发掘与提炼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思路多元,方法多样:语文思政元素资源搜集与共享,教师分工合作开展资源建设活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适合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和思想政治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语文课程的独特优势,对学生成人成才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和学情,做好课证赛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渗透思政教育;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相应活动和比赛,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觉悟。

王艳娟老师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教育的目标所在。学生要成为合格的劳动者、未来的接班人,思想政治一定要过关。教师要在语文课程中站稳立场,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传统文化,教育学生成为热爱祖国、服务社会的合格公民、优秀人才。

 

语文教研室供稿

    

上一条: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音乐舞蹈教研室选拔参赛教学团队研讨会 下一条: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音乐舞蹈教研室期中教学检查研讨会

关闭

Baidu
sogou